数字资源

嘉宾导读

您的位置: 首页 -数字资源-嘉宾导读-正文

西峰区图书馆丨【嘉宾导读】《仰望星空的时刻》(左廷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26 11:20:55 浏览: 字体:A-   A+

仰望星空的时刻

左廷伟
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学区主任50人同去北大参加培训,是西峰教育史上的一件盛事,意义非凡,影响深远。教育管理者如果能力不足,办学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本次培训活动彰显了一种态度: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并不是仅仅说在嘴上。
北大教授、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人必须说很多话,然后归于静默。”我理解这句话里暗含着一个人从成长到成熟,生理、心理,知识、修为等方面变化的全过程。论年龄,我早都到该静默的时候了。可关于这次培训,从开始到结束,我是说话最多的人。除了结业仪式上的致辞,还另有随笔4篇。由于时间太短,如果问起我们学得的某一方面专业知识,或者掌握的某一项能力,都是极其有限的。就我自己而言,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在欣赏中聆听,在聆听时感悟,在感悟后观察,在观察间思考。”
北大教师学识渊博,虽然只听了四次讲座,连浅尝辄止都达不到,可我们近距离地感受了顶级大师的风采,见识了“大道至简”的境界。
近年来,我不止一次地通过各种途径向专家学习、取经,现在有了思维定式:专家都是深奥的。这次北大培训,颠覆了我的认知。无论是王正教授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还是岳庆平教授的“校长素养提升与学校管理”,都是居高临下,深入浅出。用口语解读经典,用生活佐证历史。“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真专家是从“道”的层面启迪智慧,而那些所谓的专家教给我们的都是“术”,如果不学习不归纳,不思考不提升,我们就只能永远徘徊在记录生活日常的水平上。“管理者要团结常人做成事,团结能人做大事,团结小人不坏事,用人成事做根本。”“在教育别人之前,先考虑如何管理自己。”这既是大师的哲学思考,又是我们这些不同层次的教育管理者每天都在践行的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突破,是优化组合多种思维方式从而取得新成果的综合思维。”石国亮教授充满思辨的阐释,让一个平日里耳熟能详却又不甚了了的概念,变得如此的浅显。回想近年来,更多的时候我们把回归当成了创新,而且到处津津乐道。对教育的不求甚解导致了校园的各种浮华。钱民辉教授就目前中国教育变革及某些焦点问题与大家互动交流,让我们这些来自西部地区的学员顿时有了“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已故北大中文系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是学校的一张名片,他曾在解答学生“关于阅读和写作关系”的问题时,只用一句“水喝多了,尿就有了”的比喻,就胜过了别人千言万语组成的论文。简单的东西最真实,有用的话最简单。
北大校园风光旖旎,虽然只有五天的生活,连走马观花都达不到,可我们“浸入式”地领略了百年学府的气宇,悟出了“大象无形”的道理。
未名湖、博雅塔、北大图书馆,无人不知。品种繁多的花木,风格迥异的建筑,还有北大校园摩肩接踵的“天之骄子”,都是这里的风景。其实,最美的风景便是融入其中的情怀与精神。著名学者、哲学家张中行,他是“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他活了九十岁。讲起过去的生活方式,难忘的是乡下的土炕和烤红薯。乡下人的厚道永远保留在他身上。他说,人只能在世间走过一次,和万物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曾经拥有的爱与美,那些曾闪现过的精神之火,温暖过己身,他舍不得人世的这些。所以科学眼光下的世界太冰冷,唯有诗意的世界还召唤着人,他希望久久地驻足于此。这与给我们上过课的岳庆平教授说的“希望自己死后能变成未名湖畔的一棵小草”如出一辙。
北大的文化源远厚重,虽然只是短暂邂逅,连浮光掠影都达不到,可我们多视角寻找了历史隧道的瞬间,参透了“大音希声”的真谛。
北大的许多老教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著作等身,享誉中外,可他们在外人眼里却是一介布衣。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拿着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委任状到此赴任,临近校门,他下了马车,径直走过去,向大门两旁站立的衙役深深地鞠了一躬。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岳庆平教授讲课结束时,也用连续两次的鞠躬向我们道别。
在北大,无论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是红色文化,那浓郁的气息,百年以来经久不衰。在红楼里,陈列着李大钊的《狱中自述》:“今既被逮,唯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仍惦念如何保护爱国青年,如何保守党的秘密。
《资治通鉴》中有一句话:“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北大的这些大师们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
北大有“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至今却没有校训。但它依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次我们参训的50人有相同的学习经历。看人、看物、看事与看书完全一样,关键在“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五天时间太短,短得让我们无暇回首昨天,五天时间太长,长得让我们有幸穿越了百年。北大上空群星璀璨,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我除了仰慕只有自责,先天不足成了一生的痛。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告诉我们,一个真正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我没有那么高尚,可是通过这次培训,北大校园里那一个个青年才俊和已步入古稀、耄耋之年的专家学者对于修身、治学等矢志不渝的追求,让我明白,即使不能精彩地出场,也要优雅地谢幕。
我只怕,我和很多人一样,不去读书,不去思考,学不会倾听和宽容,以至于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两手空空。被厌倦与悲凉拖垮了身体,竟然拿不出任何像样的东西,献给饱含热泪的生活。


作者简介:

566c819dc15d466692c11b8422f3eeb4.png

左廷伟,男,汉族,1965年12月出生,甘肃西峰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正高级教师。庆阳市优秀校长,教学名师。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甘肃教育》《西北职教》《职业技术教育》《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等省级及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业著作及诗集散文集4部。三十多年来,先后在完全中学、职业中专、九年一贯制学校从事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现供职于庆阳市西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